.png)
詳見地址:
http://2019nhwyj.hnwenyi.net/a/131.html

了解作品詳情,請掃上方二維碼
作品簡介:
李煥才著的《漁頭的兩個徒弟/中短篇小說選》是作者近年發表于全國各地省級或國家級刊物的中短篇小說作品集。作者對海懷有深厚的情愫,小說大多落筆于大海、海邊、海港、漁村、漁船和漁民。著力寫出陽光和風雨中海的浩瀚、深邃和詭秘多變,也寫出作者白天和黑夜里心底的起伏波瀾;寫出漁人的偉大和渺小、幸福和痛苦,又寫出作者意象里的幻覺與現實、欣慰與無奈。作者乃全國少數寫海作家之一。文字中有礁石、浪花、沙灘和波濤的氣質,又氤氳著濃重的海腥味。
小說集《漁頭的兩個徒弟》節選
海南島西海岸一帶,有許多村莊的名字帶個“浦”字,如洋浦、排浦、東浦、西浦、上浦、下浦、徐浦等等。據說,凡有“浦”字的村莊,都是海上來的移民。但是,從哪來?哪朝哪代來?不知道,更沒明確的文字記載。不過,這些村莊都有兩個特點,一在海邊,二是漁村。洋浦灣畔有個村莊叫海浦村,全村人都以打魚為業。洋浦灣就是洋浦港里邊的一個海灣,西連洋浦港,東是北門江出???,南是春江出???,水域寬闊,水質肥美,咸淡適宜,盛產魚蝦。海浦村人自然就吃這個海灣。海浦村的男孩生下來,會走路就下海灣去泡,從小練水性,練就撈蝦摸魚的本領,讓海水泡結實了,長大了,就成為一個捕魚好手,也就成家,也就養家,也就是一個男子漢了。當然,那些捕魚利索,網撒得出色的男人,就倍受村里人尊崇,也就是村里的英雄。
近來海浦村出了兩個英雄,一個叫石龍,一個叫水彪。怎么個英雄呢?那石龍,個頭不高,皮膚黝黑,長一雙魚眼,像條海鰻。說他這雙魚眼十分了得,能看透海底。他提一張漁網下海灣去,東走西跑,輕易不撒一網,可網撒下去,一定有魚,而且是什么魚,多少條,多大條,他一目了然,網拖回來也就一點不差。更神的是,他坐在家里就知道哪天海灣的哪處魚多,哪條水道,哪條河溝,哪片水灘有什么魚。如果有人下海灣打魚回來,他只要瞧你的魚簍一眼,就能說出你今天在哪打魚,魚是哪個時辰捕到的。水彪呢?這人高大雄武,像條大鯊魚。他的特點全在那張嘴上。他的嘴大而圓,往外凸,十足一張魚嘴。他潛入水里,好久好久不起來,人家著急緊張,以為他永遠起不來了,他卻突然竄出水面,左手抓一條魚,右手抓一條魚,嘴里還咬一條魚。有人說,他那張嘴就像魚嘴一樣,能在水里呼吸。有人說,他能跟魚說話,把魚都哄到一塊來,趁機抓幾條便浮出水面來。
石龍和水彪都是大礁伯的徒弟。
大礁伯是海浦村的漁頭。什么叫漁頭?就是村里的大英雄。英雄經常有,漁頭不常有。村里十年二十年才出一個漁頭。漁頭自然精通海上的百般技藝,又本領過人,尤其有一身絕活。比如,石龍和水彪那幾手,就是大礁伯教的。漁頭在村里有至高無上的威望。當年村里人公認大礁伯成為漁頭時,他已經三十出頭,村里一個最漂亮的十八歲姑娘嫁給了他??上枪媚锩缓?,幾年后才懷個孩子,生出一個丫頭便走了。大礁伯悲痛欲絕,此后不再娶,和那丫頭相依為命。那丫頭叫鳳姑,現在已經出落成一個大姑娘,漂亮死了,像一朵海棠花,酷似當年她娘。大礁伯已經放出話來,他要讓鳳姑嫁給村里的英雄。
要鳳姑嫁給村里的英雄,當然就是嫁給石龍或者水彪,因為村里的年輕人只有他倆稱得上英雄。其實,當初大礁伯招石龍和水彪做徒弟時,他就有了打算,這兩人都沒爹沒娘,他卻沒兒子,他要給鳳姑培養個上門女婿。所以大礁伯對這兩人很好。以前的漁頭帶徒弟,只是下海灣打魚時讓徒弟提網背魚簍打下手,跟在后邊看怎么打。大礁伯不同,下海灣回來,又叫石龍和水彪到他家去,聽他講海。大礁伯沒文化,可是講起海來,條條是道,而且有啥講啥,毫無保留。比如,石龍知道什么時候海灣的什么地方有什么魚?魚多魚少?就是大礁伯給他講海灣的季節、氣候、潮汐、水質特點,講海灣各處的流水、土質、水生物的變化情況,又講各種魚類的生活習性,讓石龍慢慢感悟,最后摸索出各種魚在海灣里的活動規律。又比如,水彪能夠空手潛入水里抓魚,也是得益于大礁伯的講海。水彪心浮氣躁,急功近利,大礁伯不給他講復雜的,講什么魚喜歡玩沙土,什么魚喜歡躲泥潭,什么魚喜歡鉆石縫,什么魚喜歡舔石苔,什么魚喜歡吃海藻,什么魚喜歡啃螺殼,他潛入水中便知道到哪去找魚,也就抓得得心應手了。

作者簡介:
李煥才,男,漢族,海南省儋州市人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、海南省作家協會理事、儋州市作家協會主席。1988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。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散文300多篇,中短篇小說40多篇(部)。著有散文集《海岸的年輪》,小說集《鄉村舞女》,長篇小說《青龍灣》等。曾獲奧林匹克花園長篇小說大獎賽優秀作品獎、“五個一工程”獎、海南省文學創作“雙年獎”等多種獎項。